在聊日式角色扮演这一游戏类型时,『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算是两门必修课,FC时代诞生的这两个国民级系列开启了此后十多年JRPG的黄金期。但在1986年初代DQ诞生之前,日本的RPG长什么样子,又是如何区别于海外形成自己所谓的“日式”风格的呢,本次番外篇就来了解一下黎明之前的JRPG。
起源于欧美的CRPG
JRPG虽然叫做日式角色扮演,但真追溯起来其源头仍来自于欧美,属于典型的舶来品。角色扮演玩法的首次出现是在TRPG(T:Tabletop),由GameMaster作为主持,在纸质盘面摆上棋子,用笔纸和骰子来进行的一种桌面游戏。该类型最著名的作品要属TSR公司于1974年发售,以中世纪魔幻为背景的『龙与地下城(Dragons&Dungeons)』,推出后迅速火遍了全美。
DND引领的这股角色扮演热潮,在当时碰上了同样方兴未艾的计算机领域,二者的相遇就像是天作之合,CRPG(C:Computer)就这么应运而生。传统的TRPG玩法上必须凑齐一定的人数才可以进行,既是优点的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而计算机编程则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一个人也能体验到RPG的魅力。
1981年诞生了两部作品,血缘上算是JRPG的祖先,直接影响了以DQ的堀井雄二、FF的坂口博信为代表的众多日本游戏从业者,它们就是『巫术』与『创世纪』。
巫术:狂王的试炼场(Wizardry: Proving Grounds of the Mad King, 1981)
魔法师瓦德纳从狂王手上偷走了避魔护符,并在王宫附近生成了一座深十层的地下迷宫。迷宫中到处是魔物和陷阱,狂王派出的军队也在里面全军覆没。“如有成功讨伐瓦德纳并带回护符者,王将赐予其正式地位与莫大的财富。”各地的冒险者们闻讯而来,共同向着瓦德纳所在的大迷宫进发。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分类,『巫术』是典型的DRPG(D: Dungeon),玩家要以第一人称视角在每层20×20棋盘格大小的迷宫中探索。初版的地图仅通过简单的描线来表现墙壁等场景的纵深,走到哪里都是差不多的风景,加上各种机关迷路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现在的DRPG里自动绘制地图基本是标配了,但在当时还需要玩家自己在坐标纸上画出来,这种行为本身也是游戏的乐趣之一。
探索迷宫前首先要创建角色,确定种族、阵营,分配初始能力点数,根据能力值可选择相应职业,角色变强后更有高级职业可供转职。迷宫中会随机碰到各种怪物(暗雷制),最多6人的队伍在战斗中还细致地分出了前(物理)后(魔法)卫,胜利后获得金钱经验,偶尔还会掉落宝箱。法师升级有机会学会魔法,各等级魔法通过次数管理,战斗中死掉的伙伴要用魔法或在神殿中复活……
游戏里的很多设计上并非完全原创,而是继承自DND以及更早期的CRPG,但这一套在『巫术』中被整合显露雏形的系统,却成为了日后角色扮演游戏的地基。“RPG = 探索 + 战斗 + 养成”,时至今日这个公式依然广泛适用。
创世纪1:第一黑暗纪元(Ultima I: The First Age of Darkness, 1981)
邪恶魔法师蒙丹在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后,夺走了具有太阳力量的不朽宝石,驱使着魔物们让索莎利亚世界陷入了危机。为了让自己免受侵犯,蒙丹更是穿越回了1000年前,并试图从根本上彻底征服世界。无路可退的不列颠之王从异世界 · 地球召唤了一位勇者。勇者的目标是启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打倒蒙丹,最终重返地球。
作为一部40年前的“异世界召唤”题材作品,其脑洞仍然超乎如今人们的想象。中世纪奇幻风的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SF要素——武器可以使用镭射枪,商店里铠甲和太空服并列在一起。游戏后期甚至出现了乘着太空船在宇宙空间和外星飞船战斗的星战展开。但不拘泥于DND,自由散发作者的创作性也是本作成功的一大因素。
『创世纪』对以后的RPG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它俯视角的2D地图,初代的画面虽然仍需脑内补足,但跟着勇者一起跨越大陆远渡重洋,最后冲出宇宙的这种冒险感,被后来的JRPG全数吸收。另一点是它的流程模式,不像『巫术』游戏只提供打倒瓦德纳这一个终极目标,其余全部交给玩家自由发挥。本作中的勇者需要不断完成国王给出的委托,整个故事被分成ABC等不同的阶段,它既是JRPG走向故事驱动的原型,同样也是各种跑腿任务的始祖。
用经典的哲学三问来比喻的话,这两部作品就是JRPG“从哪里来”问题的最好回答。关于它们的影响力,有这么一种常见的观点:DQ的成功,在于结合了『巫术』迷宫的第一人称视角与『创世纪』的2D地图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说法乍一看挺有道理,DQ确实是平面地图+正面战斗视角的设计,可很难说这与成功之间有着因果关系。DQ之前之后都有作品形式类似但没能流行,而流行了的FF风格上却和DQ存在差异。上述两部作品对JRPG的影响力不可否认,但JRPG自己独特风格的形成则又是另一番苦战了。